二,形与象
(一),形
“困”字,口中一木,古文解释为门的关键。
有人说,口是四合院,木就是四合院里的一棵树;就如现在的行道树,一个水泥框框里一棵树,不管怎么生长,就算再高、刺破再高的天空,依靠自己本身无法离开这个水泥窝,除非自身凋亡,或者外力迁移。
有人说,口是水井,甲骨文里的“木”其实就是像虫形,也就是水井里的虫类,直接点,不如水井里的青蛙,自己跳不出来,就会成了井底之蛙;只能等待机会,先活下来,等待井水漫过井盖,或者有人打水时跳进水桶里,才能离开这方天地。
有人说,口确实是水井,但是木就是水井里的轱辘,依靠外力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始终呆在井里,等待人来打水,才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二),象
易中困卦是上泽下坎,泽古文中的意思是聚水的洼地,古人常解释为泽中无水,所以困
聚水的洼地可能一个小水坑,可能是池塘、湖泊、也可能是太平洋;
坎是河川,可能是小水渠,可能是水沟、小溪、小河流,也可能是大江大河。
一个古人身前身后不是大川就是大湖,比如洞庭湖、长江,如果河面湖面没有厚冰,那就是就会举步维艰,就如雍正朝以前的湖湘学子。
雍正朝以前的湖湘学子,考试都必须渡河过江赶到武昌去乡试,可能很多人都融入了烟波里,所以湖湘学子每年参考的学子不过十之三四,后在偏沅巡抚等官员的奏请活动下,湖南湖北分考,在长沙设置了分考场,从此,湖湘学子在政坛上愈发活跃,后人在长沙建五贤祠以纪念。
这就是困卦的真实场景,没有地方官的努力,没有朝廷的批准,湖湘学子只能拿命去换前程,不然就只能窝在一亩三分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