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戏曲-花鼓戏、傩 堂 戏
花 鼓 戏
湖南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它是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起来的。
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各地陆续出现了不同名称的花鼓戏雏形。十九世纪中叶,各地花鼓戏一方面由凑拢的临时戏班和半专业戏班、专业戏班发展,另一方面由演出“二小”戏向“三小”戏、多角戏发展,先后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剧种。特别是它吸取了各地方大戏的艺术营养,渐趋成熟。后以流行于不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
花鼓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各路花鼓戏均用名自的地方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采用各自的民间小调为戏曲曲调。由于他们曲调优美动听,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表演艺术朴实、明快,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所以越来越为湖南人民所喜爱。
花鼓戏 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现存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约400多个,和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剧目。整理了《刘海砍樵》、《打鸟》等一批传统戏,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著名演员有何冬保、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杨伯成、张廷玉等。
傩 堂 戏
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各地有师道戏、傩愿戏、老君戏、姜女儿戏等多种称谓,又统称傩戏。清康熙年间即有大本戏《孟姜女》演唱的记载,同治年间,逐步脱离酬神的傩坛,登上高台演出。剧目有傩坛正戏、傩堂小戏、大本戏3类,而以在还傩法事程序中演唱的傩坛正戏为多。
傩堂戏情调古老,声近土俗,音乐粗犷,多清唱伴和它。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质雕缕,神态各异。大本戏除《孟姜女》外,还有《龙王女》、《庞氏女》(湘西、湘北),合称“三女戏”,另有《桃源洞》(湘南)等。声腔多来自巫师腔和各地的民间歌曲,除辰河流域有唢呐帮腔外,一般是“一启众和,锣鼓帮腔”。
傩堂戏还有一种独特的表演叫“傲拜”,其中有一段互相说理的对唱,唱词由演员即兴创作,要求落句对韵,内容衔接并有变化。这就形成两个演员赛嗓子、赛表演,赛口头文学素养的竞艺场面。如果碰上相当的对手,一连可“傲”上几个小时,形式生动活泼。
傩堂戏表演多与酬神法事有关的动作,如按诀、玩师刀、踩八卦以及武法事特技等。清末,各地傩戏曾与花鼓戏、阳戏、地方大戏(如常德汉戏)共班演出,迄今无专业剧团。
花 灯 戏
民间小戏剧种。包括吉首、凤凰、桑植、大庸、永顺、保靖、麻阳、黔城一带的湘西花灯戏;以平江为代表流布于平江、浏阳一带的湘北花灯戏;以嘉禾为代表流行于湘南诸县的湘南花灯戏(分河东、河西两路)。
花灯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曾称花灯或灯戏。其显著特点是歌舞性强,常是一旦一丑、二旦一丑、二旦二丑、或多旦多丑,运用扇子和手巾、“圈子”(舞台位置变换)和“套子”(身段组合)等表现手段,表现民间生活和男女爱情。
音乐声腔,湘西以灯调为主;湘北有川调、打锣腔;湘南有正调(川调结构)和小调(民歌及丝弦小调)。湘西花灯戏曾与阳戏、傩戏同台,吸收了阳、傩剧目,音乐多源于民歌、灯调;湘南花灯戏河西路吸收了祁剧剧目;湘北花灯戏则吸收了皮影戏剧目。均由二小戏发展为大型戏。湘北花灯演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歌舞演唱,春节间伴随龙灯、舞狮演出;另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有人物情节的生活故事,叫“灯戏”。
花灯戏人物少,情节简单,调式多样,旋律多变,生动、形象、自然,唱词道白通俗,生活气息浓郁,载歌载舞,轻松、活泼、风趣,擅长花扇舞。
建国后,麻阳、桑植、保靖、古丈和嘉禾等县建有专业剧团。整理、编创剧目有《春哥与锦鸡》(湘西编)、《剪窗花》(平江编)、《蓉姑舂碓》(嘉禾整理)、《十月小阳春》(嘉禾)等等颇具特色。名艺人有聂榜榜(湘西)、何雪凡(平江)、彭福才(嘉禾)等。
阳 戏
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又常以县定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大庸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等。
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之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发展过程中受辰河戏的影响,由没有行当,到分“二小”、“三小”以至多行当;由演故事,到唱小戏,演大本戏;由清唱到配打击乐伴奏,加过场音乐;由矮台演出到高台演出,这才正式成了高台戏班演出的剧种。
二十世纪中叶,湘西城乡稳定,经济活跃,商业兴旺,阳戏也就得到了发展,逐浙形成上河阳戏(流行于黔阳,怀化、芷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地)、大河阳戏(即辰河阳戏,流行于辰溪、溆浦、麻阳、凤凰、沪溪、吉首等地)、北河阳戏(流行于大庸、永顺、古丈、沅陵等地)。三种路子各有特点:上河主要唱腔有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春华调;大河主要唱腔是小生一字、女一字、七句半、男女赶板及翻山调等;北河主要唱腔有正宫调、蛤蟆调及阳调等。
阳戏传统剧目150余个,多属家庭爱情、劳动趣闻和神妖鬼怪故事,很少帝王将相戏。表演以“二小”具有特色,小丑的步法、小旦的身段十分丰富。唱腔有正调、小调。男女分腔,以瓮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整理的《盘花》、《三宝舞龙》等传统剧目和改编的神话戏《春哥与锦鸡》等最有影响。名艺人有文天送、杜从善、油菜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