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史前时期湖湘地区的远古人类活动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实,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就早已有古人类活动。198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江口、曹家溪、柏树林、新村、沙湾、长乐坪、十家坪、石鸟溪八处地方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时间约在距今5~10万年前。同年,又在怀化、辰溪、黔阳、澧县、石门、津市、临澧、桑植、安化、浏阳等市、县陆续发现旧石器地点30多处,时间分别距今大约为1万至20万年不等。这些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大都发现于河流溪水之傍的一级或二级阶地上,所用石料均为采集于溪河中的砂岩、石英岩或石英质地的砾石。发现的地址及石器的材质等都表明,远古人类一般都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居住,这便于多种食物的采集。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进入的新石器时代。至今,湖南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千多处,分布的地域遍布湖南全省各地,时间距今为9千年前至7千年前不等。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周围地区不同文化系统的影响,这些新石器的内涵和风格又各具特点,发展并不平衡。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即: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区,湘江、资江中游和湘中区,沅水中上游和湘西区,湘东、湘南区。其中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区的新石器遗址发掘得最多,发展的序列也最为清楚,故考古学界将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文化分为皂市下层文化(或称“前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长江中游龙山文化四大发展阶段。资江中游和湘中区、沅水中上游和湘西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与此大致相近。比较典型的遗址有: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澧县八十垱遗址、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址等。在这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器、陶器和竹、木、骨器,许多动物的残骸,上百种可以辨析的植物如莲、菱、桃等,以及距今时间超过8千年的大量稻谷、稻壳,还发现了建筑遗址、墓葬甚至原始的古城址。这些均表明,湖南的远古人类已经由单纯的采集渔猎经济进入到了与原始农业及原始养殖业并存的经济形态阶段;并且已经学会了建筑房屋、储备粮食、炊煮熟食,进入到定居的原始农耕社会阶段,甚至可能已经产生了氏族部落制度。经1993年、1995年和2004年的多次考古发掘,在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古栽培稻,经北京大学14C实验室及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先后用质谱加速器测定,已经能够确定这些稻谷距今至少约有1万2千年至1万4千年。这一最新发现,不止是将湖南的新石器时代于距今9千年的基础上向前推移了3至5千年,更为湖南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明之源提供了初步的实物证据。联系到被称为中国农业文明始祖的炎帝神农氏墓葬位于湖南酃县(今炎陵县),这一认定可能接近史实。
本文资料来源于聂荣华、万里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湘文化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