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商周时期湖湘文化的萌芽
这一时期湖湘地区的文化发展可以归纳为两条并行发展但不时交织在一起相互产生影响的主线:其一为承袭于远古的土著人类在湖湘大地继续创造和发展着本土文化,其二是中原文化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途径不断地对湖湘文化产生影响。
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开始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这表明,中国的先民们已经进入了明确的社会文明阶段。在中原地区,由禹传位于其子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湖南地区古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与中原地区相比,大致同时或稍后。至今,在一些史籍及传说中,夏王朝建立之前的几位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如尧、舜、禹,都与湖南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尤其是舜,更是死于湖南、葬于宁远县的九疑山——这是传世唯一可靠的舜帝墓葬,不但载于史籍,还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已经标明。200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九疑山玉琯岩已经发掘出了不晚于东汉早期的舜帝陵寝祭祀坑遗址,更早的遗址还在继续发掘之中。此外,湖南湘潭的韶山,相传也与舜帝有着联系,即谓舜南巡时,曾经奏韶乐于此,因而得名。这表明,在夏王朝建立前后,华夏中原地区与荆楚地域之间已经有了文化的互动交流,从而带动湖南境内的氏族部落逐渐进入阶级社会。
约在公元前16世纪,商王朝于中原建立。据《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商王朝在征伐荆蛮的战争中,其军事及政治势力一度接近或进入湖南,这表明殷商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影响了湖湘大地。自1922年从桃源县漆家河发现美艳绝伦的“皿天全”青铜方彝后,至今,湖南各地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所出土的青铜器,既与出土于中原地区的样式形制风格接近,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而且有些器物比中原所出土者样式更为精美、形制更为庞大。例如,1959年从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同时出土了五件商代青铜大铙,其中最精美的一件象纹铜铙现藏于湖南博物馆,也是湖南出土青铜大铙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1983年又在宁乡发现了一件通高103.5厘米、重221.5公斤的象纹青铜大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大的商代铜铙。后来又陆续出土铜铙近20件,比举世闻名的于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1000余年,这些铜铙组合起来,至今还能奏出清脆悦耳的乐曲。宁乡出土的这些铜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形体高大厚重,甬部有旋,纹饰繁复,有特殊的兽面纹,多为虎、象、鱼等动物图纹,需置于座上仰击。这与北方铙形体很小、甬部无旋、纹饰简单、可手执而击等特征相比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可推断这些大铙应该是长沙本地铸造的。至今,在湖南已经出土了40余件大铙,居全国之首,超过100公斤的大铙有10件以上。此外,在宁乡县黄材炭河里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的“人面纹方鼎”,四方型、立耳、深腹、柱足,四面皆以人面孔为纹样,在现在可见的商周器物中尚属孤例;20世纪30年代在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独特,漆黑光亮,以4只立体山羊构成,整体纹饰繁复细腻,巧妙精致,有强烈的立体感,采用分铸法制造,为国内绝无仅有的珍品。由此可见,湘中地区最迟在商代中期已进入成熟的青铜器时代。
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于中原建立。更多的古籍如《竹书纪年》、《诗(经)》等记载了周王朝征伐荆蛮的战争。相传周昭王曾经南巡来到湖南长沙与湘潭之间相近边的昭山,盘桓多日,后殁入山下深潭,故潭名“昭潭”,山名“昭山”。此外,各地出土了数量更多的周代陶器和青铜器,除了能够证实湖湘本土先民与周王朝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外,也表明湖南的本土文化有了更大所发展。
关于湖南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来源,学术界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或认为这是来自于中原的商周器物,或认为是南下的商人后裔在湖南所铸造,或认为完全是湖湘土著人所铸造。1996年至1998年,在望城县高沙脊发掘了一处商末周初的遗址和墓地,地层中的文化堆积在时间上与湘江下游费家河类型的晚期紧相衔接,而且在文化面貌上没有缺环,但与地处中原的商周文化相去甚远,与地处更南的越文化更是大相径庭。一些学者认为,将其视之为湖湘本地土著民族的文化更为恰当,这个民族就是殷商人未进入湖南之前的本土史前文化的创造者苗蛮的一支,也许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大大有名然而又扑朔迷离的“三苗”。在这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墓葬中,有数座出土了青铜器,有典型的商末青铜兵器戈与矛,也有礼器鼎与尊,这些应该属于受到殷商文化影响的作品;但是,另外有6件铜鼎和1件铜尊的形体很小,总体形态和纹饰类似商器,但有变异,个别因素与西周晚期以后越式鼎中的一种、即盘口鼎似有渊源和演变关系,这后一类器型,显然系本地铸造。由于这是一处既有遗址又有墓葬的地方,故铸造这些铜器的人群也应该是其使用者,亦即苗蛮的一支——三苗。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样为宁乡铜铙的制造者的族属找到了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答案。
此外,湖南有着丰富的金、铜、锡等矿产资源,后两种矿产就是铸造青铜器的金属材料。更值得指出的是,青铜是一种以铜、锡为主要材料的合金,与中原所发现的同时期青铜器相比,湖南所发掘的商周青铜器中金属锡、铅的含量较多,还含有中原青铜器中非常少见的金属锑,而湖南正是中国锑金属的主要产区,也为这些青铜器为湖湘本地所铸造提供了有力的内证。由此可见,远在先秦时期,湖南的铸造业已经非常发达。这也可以作为当时湖湘社会文化已经非常发达的佐证。如此多的祭祀礼器、乐器和饮食器具的出土,可以证明在商周时期,湖湘大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形态已经初露雏形。
本文资料来源于聂荣华、万里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湘文化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