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刘邦手下三杰之一,战无不胜的大将军,齐王、楚王、淮阴侯。
一,韩信布衣成王之路
《史记》记载,韩信,淮阴人。始为布衣,贫无行,不能为吏也不能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曾数月寄食其下乡南昌亭长,遭其妻厌逐;后信钓于城下,一漂母见信饥,饭其数十日。
曾于城中遭人侮而受胯下之辱,人笑其怯。后逢项梁招兵,投身项军,数以策干项梁、项羽,皆不用,止于郎中执戟将;秦亡被遣投汉,做《汉中对》,经萧何举荐拜大将军,大杀四方终成王。
简言之,此时韩信在淮阴人眼中就是胆小、穷、无能,靠人接济过日子,就是屌丝中的屌丝。连战斗机也不是,就算是屡遭欺凌、就算生活再赤贫,韩信都没有主动去改变,还是在等待机会,在寻找一个能支撑自己才华的平台。
正因如此,韩信不是秦末造反的首批领头人或参与者,属于被起义运动发展过程中席卷过去的,所以起点非常低,与刘邦丰沛元从这些底层族群都无法相比,更比说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集团,所以在项家军怎么另类表现,幸有钟离昧这样的楚军元老惺惺相惜,尽力推荐也只能当个执戟将,更是被项楚裁遣的非核心军士。
韩信的出彩在于刘邦的破格使用,当然韩信也不负众望,充分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败赵降燕、伐齐灭楚,垓下击败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取得丰功伟绩。
二,汉初诸侯王的威胁
刘邦即帝位之初,分封异性诸侯王七个,时韩信为楚王。
这些异姓王都是在汉朝成立之前都早已据地为王,灭项羽后,刘邦是他们推选而成为皇帝,所以刘邦不得不只能“与天下共利”。
此时每个王国的境土“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七个王国合起来就占了“汉天下”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诸侯王除享受本国的租税和徭役外,还握着本国政权的大部分,王国有自己的丞相、御史大夫、中尉等,除丞相外,其他官吏皆由诸侯王任免。
汉初天下有一大半天下被诸侯王所掌控,皇权之中央集中与诸侯国之分封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制度矛盾,二者无法兼容。
刘邦坐稳帝位后,“共天下”向“家天下”转变,此时刘邦虽不具备将异姓王一举歼灭的实力,但各个歼灭还是把握十足,缺得只是契机和借口,恰恰此时燕王臧荼谋反,送来了拉开剪除异姓王的序幕。
三,韩信的死局
燕王臧荼被剪除后,各种矛头便指向了楚王韩信,然而韩信不具备当老板的气质,能治兵但治不了天下,心里想得也是找棵大树托付终身,所以韩信谋反其实不成立。
第一,韩信的试探、猜疑与犹豫不决
刘邦和韩信,不像萧何等丰沛元从有生死之交,也不像张良对其有数次救命之恩,他们之间其实就是简单的主从关系、雇佣关系,是利益交换,犹如秦孝公与商鞅。
一是试探。
汉中第一次试探,幸有萧何以命力荐,终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第二次试探彭城之战,刘邦指挥的五十万联军被项羽三万精骑击败,而韩信指挥的汉军边退收容散兵边阻止,最终遏止了项楚西进,韩信收获绝对指挥权;第三次试探是自立假齐王,终被封齐王。
二是猜疑。
刘邦彭城之败、荧阳之败,韩信的表现也种下与刘邦、刘邦身边亲信卢、夏侯的猜疑,认为韩信终究是后来者,有异心,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韩信攻齐导致丽食其被杀兵自请假齐王,让刘邦等认为韩信背信弃义、贪功。
最后灭楚时韩信、彭越迟迟按兵不动,最终在张良的建议下,扩增齐王封邑,韩信才兵发垓下合围项羽,让刘邦感觉韩信越来越难管控。
三是犹豫不决。
蒯通两次劝韩信自立,三分天下,韩信都犹豫不决而放弃,蒯通也开始装疯生活。
最后就是钟离昧投韩信被收留,刘邦获悉后韩信迷乱不知所措,被削王、软禁终被吕后所杀。
第二,韩信的死局
韩信之死,就如《易经》中的无妄卦,无妄即勿起妄念、不生妄想、勿轻举妄动之意,亦即正心诚意、谨言慎行;无妄注重一念之诚,妄想妄动必然招灾;无妄无妄才无咎。
无妄卦六三说,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得。
臧荼、陈豨就是或系之牛,最后成为邑人韩信被诛杀的导火索和借口,但事实上,这样的结局也是必然。当时朝局中,韩信与分封的七王近,与在朝的文臣、武将远,更不是吕后一党,韩信成为了刘邦后汉政局最不稳定的因素,刘邦后应无人能敌。
若韩信是吕后一党,忠心于太子,吕后应不会痛下杀手,至少可以保下性命;如果韩信力保赵如意,可能未成事便死也可能改写汉历史,成事后被诛杀。
因为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更不敢留下一个不受管控的不稳定风险因素。
所以,韩信的归宿只能是被诛杀,或者他能像张良一样,然而韩信不是张良,有很多的胯下之辱、漂母之恩梗在他的心头,他只想要全天下最灿烂的荣耀,一洗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