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汉文化特色的楚文化(上)
秦灭楚统一六国后,湖南成为了秦王朝统治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自秦至汉,国家统一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民族文化的形成首先是从民族自身的融合开始的。秦汉时期因兵祸与天灾的频繁发生,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地向南迁徒。湖南境内的人口尚不足50万。西汉元始元年(公元2年)达到约51万。及至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时,便增长到281万。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人口的民族成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由于中原和北方人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湖南境内原有的大部分土著民族逐步向西部、西南部以至湖南境外的西南山区退徒,留下广大的江湖平原供中原人和楚人聚居,这些中原人和楚人再同那些没有退徒的湖南土著居民融合,便构成了湖南境内新的主体民族——汉族。
在民族融合的同时,湖南境内的楚文化与新进入的中原文化融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形成新的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楚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铁器、牛耕的普遍应用,农作物品种的增长与产量的增加,使得当时的湖南在粮食供应上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而且还能大量外调。手工制造业除原有的外,另增加了新的门类,如印染、刺绣、造瓷、造船等。某些手工业已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如马王堆出土的轻薄素纱禅衣重49克,其经纬丝纤度已达到与近代缫出的最精细的丝纤度相当的程度。交通运输业也发达起来,水路方面,利用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沟通了湖南与中原地区以及大江南北的联系,在陆路上,则开通了与两广的出入通道。商品流通中使用的货币除“五铢”铜等之外,还出现了铁钱币。在制度文化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行郡县、修驰道、划一币制与度量衡等秦朝时期初步完善的。到西汉时期,湖南的郡县设置更为严密,同时封国遍及各地。东汉时期朝廷对于湖南境内的诸“蛮夷”采取了一系列招抚和羁縻的措施。在精神文化方面,黄老之学在当时的湖南已十分流行。在马王堆出土的汉墓中发现了一大批医学帛书和两部我国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天文学专著,还有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的医学、天文与地理学也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大概与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长沙担任过太守不无关系。文学艺术上,有长沙王太傅贾谊所作的《吊屈原赋》等在中国赋史上极具地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墓葬中,还有大批的帛画与古乐器,也反映出当时湖南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并且东汉时湖南耒阳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以来国家统一的局面不保,出现了将近400年的分裂和战乱,战争使得全国的人口大幅度减少。据载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湖南地区的人口由140年前的281万减少到只有97万。在这数百年间,湖南由于地处江南,相对来说受战祸兵灾的影响比北方要少,社会安定的时日较多,因此经济仍得以向前发展。农业上,随着耕地拓垦,水田灌溉面积大,以及牛耕进一步的推广,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得粮食作物有了很大程度的增产,湖南在当时已开始成为全国大米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三国时,“长沙好米”已是名声在外。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酒业在湖南特别发达。独具特色的青瓷制造业和麻纺业、造纸业、造船业以及金属制造业都有长进。各种产品的增多使得商业流通领域也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