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从低迷到复兴(上)
元代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一个低迷期。
元朝因为是由游牧民族所建,其文化势能低于汉族。元朝统治者曾将大片的耕地变为牧场,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元朝的蒙古贵族曾对汉民族采取歧视和高压政策,特别是对南人的防范和压制尤为厉害。故国内的经济、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度出现严重的停滞和倒退。直至元世祖后期及成宗、仁宗年间,才开始注意吏治,与民休息、劝课农桑,并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商业,从而使社会经济重又向前发展。
与前代比较,元代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宋时地方行政沿袭唐制,实行道、州郡、县三级。宋太祖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湖南初隶属于江南道,后分隶荆湖南南、北二路。
而元时,地方设行中书省,当时全国共有10个行省。湖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属湖广行省,一小部分属四川行省。属湖广行省的包括江南湖北与岭北湖南二道。江南湖北道包括岳阳、常德、澧州、辰州、沅州、靖州6路,岭北湖南道包括湘潭、衡州、道州、永州、郴州、宝庆、武冈、贵阳8路,另辖茶陵、耒阳、常宁三个直隶州,共计是47个县和12个县级州。属四川行省的包括湘西的少数民族地区,即今之凤凰、永顺、桑植、保靖等地,均设土司管理,土司制度亦自此始。湖广行省的治所设在鄂州(后改名武昌),但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曾一度改为潭州(今长沙),不过到至元十八年(1281)复又迁往鄂州。 元代湖南一度出现了人口骤增的现象。据统计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湖南所属14路3州的总人口达5719000余人。当时新增加的人口多集中在洞庭湖区,这是因为这一带土地肥沃,耕作与种植的回报率高。人口的增长为湖区的垦殖开发以及粮食和棉花为主的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
元代湖南地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虽然比不上宋代的灿烂辉煌,但是在某些方面也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发展。据记载,元代湖南地区重建、增修和迁建的路(州)、县学共计达21所,并且还重建了在南宋年间毁于兵火的长沙岳麓书院与维持了衡州的石鼓书院。元代湖南地区重建与复修的书院有8所,约占当时全国总数的16%。
元代的科举考试总共有20余次,湖南地区乡试中试者271人,成进士者143人,入选为官者86人。其入仕的比例在全国占8%。湖南各州县的进士以茶陵为最多,计20人。次为攸县(14人)、浏阳(13人)、兴宁(12人)、常宁(9人)、醴陵(7人)衡山(6人)。其中衡山与兴宁各有状元1人(衡山何克明,兴宁曹一本)。官位最高的是浏阳的欧阳玄,曹授湖广省右丞。
湖南在元代的著名学者和专家有诗人、史学家(浏阳人),诗人李祁(茶陵人)、胡天游(岳州人),词曲家冯子振(攸县人),民歌创作家陈泰(茶陵人),史学家陈仁子(茶陵人),经济学家杨辀(慈利人)、汤弥昌(浏阳人),理学家欧阳龙生(浏阳人),佛学家李道纯(武冈人)、蔡栖云(临湘人),道学家徐渊(永明人),画家冷谦(武陵人)医学家曹世荣(衡阳人)等。此外,元时湖南著名的宗教界佛、道人物有王真人(零陵)、妙铄(沅陵)、戴永坚(茶陵)、杨道圆(邵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