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资料来源于聂荣华、万里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湘文化通论》
湖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湖南古属楚国,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长沙郡”,唐朝设“湖南观察使”衙署,宋朝设“湖南路”,明朝设“湖广行省”、清朝设“湖南省”。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设湖南省。
湖南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境内有30多处旧石器时期遗址,900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这里发现了12000多年前人类最早的原始栽培稻。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及舜帝也安寝在湖南。此外,宁乡等地出土的大量殷商青铜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凤凰县境内发现的古南方长城以及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等,都表明湖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南历史上人才辈出,素有“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公元105年,湖南耒阳人蔡伦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多种植物纤维纸,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是湖南永州人,17世纪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9年间,湖南涌现了魏源、曾国藩、何绍基、左宗棠、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鳄等杰出人物。在创立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湖南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党政军领袖,如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就是其杰出代表。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影响到世界的格局与此同时,湖南还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其灿若星河,数不胜数。
2、湖南与湖湘专有名词的产生
湖南作为一个独立、具有政治战略意义的行政地域概念以及人文地理概念,就现在已经考实的资料看,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具体体现在湖南与湖湘的专有名词已经大量出现。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出现湖南这一地域概念名称的时间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即当时设置了“湖南郡团练守捉观察处置史”,其实这专有名字在唐肃宗于上元二年(761年)及至德二年(757年)就有提到。此外湖湘一名也在唐代出现,而不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最早出自五代十国时担任潭州军府事的武陵人周行逢之口。如唐初诗人王勃(650-676)在其所撰写的《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中说:“虽复苍梧北望,湖湘盈舜后之歌…..”后来的李峤、郑熏、杜牧、黄滔、张说、狄焕等名人的诗词中,且在唐僖宗的诏令中也有出现。这说明在唐代,湖南与湖北或者说湖湘与江汉(荆楚、荆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完全成为了两个并列的地域概念了,湖湘已经从早期的荆楚地理概念中脱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