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文字前的古籍很难懂,字难认,更难理解,更别说万经本原《易》了。
一是语境改变了,文字的意思也变了,古时候又不用标点符合,自然,句意也就不同了;
二是是国人喜欢讲传承、一般不另立门户,不像国外学者喜欢自立、自己当老大,后继者都是补充修订,虽然“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就算是全新的内容,也都挂在老祖宗的名下。
这些年,闲时都翻阅下《易经》,总感觉苦涩难懂,难寻入门之路。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够专。
《易》自伏羲之后,都是阴阳家在解读、传播,上下经都是以占卜为核心的词语,后来孔子作《十翼》,给易经插上了哲学的翅膀。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各类版本,都是杂合了哲学(义理)、占卜(象数)知识的混合体,也就是《十翼》,卦爻辞为用,也逐步形成了义理派、象数派。
义理重形而上,重点典籍如《大学》《中庸》《春秋》《道德经》等,发展出了儒道墨法等诸家,“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尽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终“与天地参”,为我们工作生活提供“断”的思维,如“止、定、静、安、虑、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象数重形而下,同义理完全不是一个体系,要多了解《阴符经》《阴阳五要》之类的书籍,发展出了八字、紫微、堪舆、奇门遁甲等术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趋吉避凶;国内主流都不重爻辞,目前高岛一系、港台学者还在以爻辞来预测。
故,“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我们准备学《易经》时,首先要明确目的,选择不同得路径,但是,还是要以“义理”为体,以免沉迷、走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