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名公孙鞅,因功封于商,又称商鞅、商君。
太史公说,商鞅不择手段、刻薄寡恩、极端功利主义,后因造反失败被车裂(商鞅:生于法,死于法 – 草根网 (igone.com.cn))。
《战国策》说,商君治秦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孝公死后辞国退归,遭构陷被车裂。
商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和《战国策》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全然不同的商鞅,就如正与背、里与外的一体两面,他们都是商鞅,但商鞅不是他们。
商鞅原是卫国国君后裔,国破后成为魏国子民,年轻有位,被很多人看好,时拜魏国宰相公孙座为师,并在其府邸担任中庶子。公孙老师也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具和学识,认为终将有大用,并向魏国国君极力推荐,临死时甚至建议国君如不用商鞅、应杀之,然魏国国君既没有用商鞅、也没有杀商鞅,终被招贤去了秦国。顶着才识卓越光环的商鞅在魏国被死死按在地面上,始终进不了庙堂,这是商鞅最暗黑的一段时光,对其后来的行事、和心理有极大影响;自身有大才、也被周边认为有大才,但就是得不到核心大老板的赏识,终无用武之地。
商鞅之秦,应该已是而立之年,据史料记载,通过近臣景监引荐,和秦孝公有过四次详谈:
第一次,商鞅向孝公大谈“帝道”,也就是如何用尧、舜、禹三代圣君的办法治理国家;
第二次,商鞅又讲解“王道”,也就是儒家提出的仁义治天下的主张,结果秦孝公听得差点打瞌睡;
第三次,商鞅开始讲“霸道”,也就是秦穆公争霸天下那一套,但依然没有达到秦孝公的预期;
第四次,两人谈论变法强秦之路,“语数日不厌”。
此时的秦孝公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需要快速提升秦国实力、改变秦国形象,自然不会选择帝王之道,他需要的是一把刀,通过手术改变现状。
此时的商鞅,期盼有个舞台证明自己,洗刷在魏国暗黑时代的悲辱,而其本身擅刑名之学,对魏国李悝所著的《法经》也有系统、深入研究,同时在魏国宰相府的行政历练,制度体系建设、组织再造、提升执行力是其强项。
经过四次详谈,秦孝公和商鞅达成了共识,秦孝公需要刀,商鞅就成为了那把刀。刀和刀鞘,需要磨合,刀更需要证明你锋锐、无坚不摧。
于是,商鞅南门徙木立信、惩罚太子师立威,通过强权、霹雳手段推动变法,不看情面,不讳权贵,重实用重数据,秦国勋贵利益集团只能成为伏草保命。
商鞅在秦执政十九年,成绩卓著,通过两次变法,秦国国力强盛,奠定了秦国大一统的基础。然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谋反,最后被车裂而死。
商鞅被车裂而死不同人有不同解读,从商鞅本身来说,经历过暗黑屈辱不被人承认,有了机会自然会不竭余力去证明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生与死都不重要。从秦孝公等大老板来说,商鞅只是一把刀,杀光了想杀的,自然最后就轮到了刀,更何况是一把思想有主见的刀。
商鞅有功于秦,然自己落得了悲惨下场,幸运的是,商君身死法存,其他诸国的变法随着变法者身死都消亡了。
从《周易》看,商鞅走得就是一个随卦。
商鞅走得就是一个随卦。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商鞅选择跟随了魏国宰相公孙座,耳濡目染,提升了才识和声名,获得了历练。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在宰相府担任中庶子时间,获得了年轻有为的美誉,但结交多为基层人士,非管理层次,更没有得到核心大老板魏国国君的赏识,才识无用武之地,难入庙堂。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离魏去秦,经近臣景监推荐,提出变法强秦,终获秦孝公重用。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商鞅前后两次变法,强盛秦国,虽然得罪秦勋贵利益集团,然有秦孝公在,勋贵们并不能对商鞅怎么样。
<九五,孚于嘉,吉>
商鞅治秦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被周围的人信任拥戴,也有了自己一班子人,秦孝公也以国托付。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
执政十九年,秦孝公死后辞国退归,此时秦人只知商法而不知有秦君,也就是商鞅的制度法规位居君权之上,只有杀商鞅,秦君才能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