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网弘扬传统文化,发布原创文学,散文,诗歌,随笔等,体现湖湘文化和乡土风情。草根网最新原创文字:
  • 修心 (… 修心 | 修德是立业之本 修德立业,共建为善不伤的世界…
  • 书法(1… 福 · 王澎 | 凝重醇古 一、清代帖学、碑学“碑帖之…
  • 修心(1… 如何成为上德之人 —— 敬天知命,勤而行之 从对道的理…
  • 书法(1… 福 · 伊秉绶 | 充实宽博、气势雄浑 一、隶书的中兴…
  • 困卦之如… 二,形与象 (一),形 “困”字,口中一木,古文解释为…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Pinterest Tumblr VK WeChat Weibo
传统├湖湘文化篇

书法(11)福 ·澎

福 · 王澎 | 凝重醇古

一、清代帖学、碑学
“碑帖之争”是在清朝以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为主要发起人,以歌颂推崇“碑学”贬低“帖学”为主要内容的一场书坛运动。
1.帖学(主要乾隆之前)
帖学实际上在碑学出现时才有的正式叫法,古人临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帖学派是为应对碑学派挑战而被动形成的一种流派。
它是指魏晋以来,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崇尚钟繇、王羲之为正宗的书派,则称之为帖学。
自北宋刻帖之风兴起后(如《淳化阁帖》),对帖学盛行起了很大作用。
后世把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李邕、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元代赵孟等,明代的宋克、解缙、文征明、祝枝山、邢同、王宠、董其昌、张瑞图、傅山、王铎等,清代的张照、梁同书、刘墉、王文治、翁方纲、翁同龢等及至现代的沈尹默等均视为帖学名家。
2.碑学(乾隆以后)
碑学是在清代出现的新兴书法艺术流派。
它不仅是狭义地被指为对魏碑的学习研究,而应是广泛地指清代书坛对唐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秦权、汉碑、瓦当、封泥、简牍、石幢、古玺、秦汉印、六朝墓志、造像等文字进行学习研究而形成的书派。
早期的碑学是宗汉碑,到了清代中叶,阮元公开疾呼倡导碑学,并著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随后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继起响应,亦著有《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为碑学进行了大肆鼓吹。同时,又一味地鄙视帖学,诋毁指责帖学一度到了极尽其词程度。这就是当时清代兴起的碑学派。
后来人们把研究考订碑刻的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文字内容等的学科也称为碑学。如叶昌炽的《语石》,方若的《校碑随笔》,王壮弘的《增补校碑随笔》等都是碑学名著。

二、馆阁体
又称”千禄书“”院体“,与明代的台阁体易名而同质。
狭义讲,专指用于抄书或者殿试的小楷书册,追求”乌、方、光“,端正齐整。
广义讲,则不限于小楷,举凡缺少个性,平、板、圆、匀的行楷书体,均可归于馆阁体之属,如康熙、乾隆、铁保、沈荃、张照等的书法。此外,姜宸英等的书法中也可窥见馆阁体的风貌。
清代康有为评其特点云:“虽导源于古人,实别开体制。……其配制均停,调和安协,修短和度,轻重中衡。分行布白,纵横合乎阡陌之径;引笔著墨,浓淡合乎珠玉之彩。”

三、王澍(1668~1739)

一说卒于1743年,江苏常州人,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鉴藏家。
康熙时以善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清史稿》卷五百三有传。
字若霖或作若林、篛林,号虚舟、竹云等。
工书,善刻印,尤以书名。
书法造诣极深,师法欧阳询、褚遂良 ,尤其擅长篆书,笔法劲健、浑厚有力,有卓越的突破和贡献的。凝重醇古的艺术个性,被世人所称道。晚年左目失明,精于鉴定古碑刻。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所说:“篆书得古法,行书次之,正书又次之”。
吴修《昭代尺牍小传》曰:“书入率更之室,篆书出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岁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金坛良常山馆最擅名。”
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汇编《积书岩帖》60余册;传世书迹较多。

1.楷书
王澍的楷书,广为人所知。对唐朝欧阳询、褚遂良两家的书法用功最深,王澍个人尤其偏爱褚遂良的书法,学习褚的书法很有自己的一套,认为“学褚须知其沉劲”,他临摹的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却不乏空明飞动,和原作相比,几乎以假乱真
2.篆书
王澍是清代以篆书闻名的第一位书家,还是开一代篆书先河的清代书法大师!他临摹了很多古代名拓,其篆书风格自李斯、李阳冰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成法。
王澍在篆书方面,是有卓越的突破和贡献的,并对其之后的篆书名家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澍的篆书古雅俊逸、博采众长。篆书结字端庄匀称,法度严谨,古雅至极!他那凝重醇古的艺术个性,被世人所称道。对于篆书的审美,他在《竹云题跋》里关于篆书创作的要求,堪称经典:
篆须圆中规,方中矩,直中绳。篆书用笔须如绵裹铁,行笔须如蚕吐丝。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
冯亦吾在《书法探求》中这样称赞王澍:“善篆书,参和古今,不染旧习”。“
清四家”之一的翁方纲评价王澎的书法:”篆书得古法,行书次之,正书又次之”。
吴修《昭代尺牍小传》曰:“书入率更之室,篆书出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岁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金坛良常山馆最擅名。”心强强不过命

Leave a Reply

草根网文章标签(TagCloud)

湖湘文化 心情 生活 人生 农业研究 职场 农业 YY 诗歌 碎碎念 工作 武汉肺炎 2019-nCov病毒 易经 散文 历史 修心 人物 书法 随笔 历史的教训 周易 乡土 社会 电视剧 现代农业 学习 亲情 管理 电影 小说 农业政策 乡村振兴 风语者 风筝 读易 观点 政策 道德 新冠疫情 写作 公文 大易 古代人物 那些年,这些人 节日 疫苗 狙击手 爱情 杂评 朝鲜战争 新年 新冠疫苗 文化 心路 工商管理博士 回忆 一号文件 2023 历史人物 博客 草根网 高考 高中 课程 读史 袁隆平 花鱼 研究 相互宝 理发 爱好 湖湘名人 湖南农大 港剧 母亲 核酸检测 杂记 杂交水稻 日记 日常 新冠状病毒 故乡 心态 影评 岁月总结 家里蹲 家庭 天命 国学 加强针 办公室 创新 农业评估 写字 光阴 传统 价值观 人才 乡愁 2021 2019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