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十年前的模样
许倬云老师曾在《汉代农业》中是这样描述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专指小农场的精耕细作的要求,必须蓄积大量的劳动力,季节性的劳动有忙闲之时,农村以这些季节性的剩余劳力,投入农舍工业。农村的手工业遂接过了制造业的部分任务,农舍制造的商品,必须有销售管道换取资金,于是市场网络得以贯穿全国,自汉以来,我国的经济大致未离开这一格局,迄于近代工商业的出现,农村才丧失了制造业的功能。
老家就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湘西南丘陵地带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村子大致坐北朝南,群居庭院,房子一栋挨着一栋。右边是绵延二百多公里的低矮山脉,山脚下就是一条小河渠;村后、村左就是不知道绵延多少里的小土坡,有石山,也有林地,村子后面就是一座小树林;屋前是一块土坡,那是村里的菜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家都能分上几块。山坡和山脉间就是一条狭长的谷地,和山脉一样,绵延几百里,最狭窄的地方只有几十米,老家就是无数个坐落在这狭长谷底上的一个村落。小时候,觉得村子后面的山林,很大;屋前的小河渠很宽、很宽,长大后,才知道只能算很小很小的小林地,很窄很窄的小水渠。
村里的房子多为土砖瓦房,多为一层半,一楼住人,顶上搭几根树干,铺上木板置放杂物或者干柴类的。90年代开始烧制红砖,逐步出现了二层楼的房屋,还记得小时候还跟随大人们印制土砖、烧制青瓦,再后来就是烧制红砖。村民主要种水稻、养猪,农闲时打打小工维持生计,小工有手艺活,如鞋匠、铁匠、木匠、篾匠、理发等;有做点小生意的,如贩卖生猪、卖肉的、卖豆腐的、收鸡毛鸡鸡胗的,当然也有纯卖苦力的。
老家多为坡地,河渠在谷地最低处,稻田都是一级一级似的梯田。按照自然环境,老家原本应该不是很适合种植水稻,这要感谢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村里沿着山坡修了足够多的山塘和小水渠,村子就被大大小小十来口水塘包围着,平时都可以洗点东西,估计也是为了应对紧急之需,如火患之类的。特别是在几十里地外,修建了全县最大的水库,水渠一直延绵到村子后面好几里地的其他村子,每年双抢季节,水库都是给每个村子轮流供水,越往后面的村子,就必须组织更多的人员沿着水渠蹲点,确保水顺畅送达,位于山坡中上端的水渠上便会灯光闪闪,就像夜空中的那条银河,啥事好看。
水渠上面的水田,全靠山塘囤积的雨水,或者供水时节从水渠抽水、水车舀水。但是奇怪的是,老家是远近闻名的水稻高产区,八九十年代双季稻年亩产就已经过吨了,在水稻相对低产的年代,相对比较另类,有山有水,粮食充足,每年能卖的粮食多,质量好,自然收入也相对较好,周边村的女孩子都愿意嫁过来,据说在最贫困的60年代,村里都没怎么断粮。
除了水稻之外,村民也会种些红薯、玉米、黄豆之类,人吃,也是养猪的主要食物来源,当时养殖的都是涟邵花猪,养殖周期都是8到10个月,多得每年会出三、四栏猪,每栏两三头,还有两三茬仔猪,算算,养猪的收入一年下来也就近万元。
村民最大的开支是小孩的教育和医疗费用,虽然那时候学费每年每个人也就是十几到几十块不等,但每年也有很多家庭不能按时缴足学费的,不少拖到期末才能付清。既然收入有限,只能从衣食住行来节约。衣服都是一件衣服几个人轮着穿,老大不能穿了,老二穿,每年年底按照风俗,每个人都会尽量制一件新衣服,这也是衣服最大的开支了。食物方面大部分自给,外购的,除了肉食,需要用钱购买,很多时候都可以以物易物,如用黄豆兑换豆腐,用鸡毛鸡胗兑换火柴、纽扣啥的、糖粒子之类的,旧铁器兑换新铁器。每次听到铃铛声,或者听到吆喝声,小朋友们甚是兴奋,因为可以拿东西去兑换爱吃糖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