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专业化、职业化都是管理领域的热点词汇,有人说“专业人做专业事”,也有人说“职业人做职业事”。某次培训中,某教授与学员们一起研讨了职业化的话题,教授认为,职业化是指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职业化就是角色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从战略层、核心层、枢纽层、基础层、表现层阐述了职业化的内涵,提出了个人和公司的职业化路径。
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关系
专业化是个体履行职责、组织履行使命的的基本能力或者技能,体现的是做事的能力,要求有专业知识的储备,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职业化是个体以该职业作为生存发展之本,包括职业化素养(包括道德、意识、心态等)、职业化行为规范(仪表、语言、动作等等)、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资格证书等),是专业化基础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对组织而言,职业化就是只在使命范围内提供满意的服务。
简而言之,专业化是做能做的或者喜欢的事,职业化是做应该做的事。举个不很贴切的例子,专业化就像是西医,有很多很多的分科,牙科医生就只看牙;职业化就像中医,不管什么病,大夫都会按照望问切诊帮你给看了。
教授认为,专业化不一定职业化,但职业化一定涵盖了专业化。个人认为,专业化和职业化二者不可切割,都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也是专业化的延伸目标,就像人的成长阶段,从婴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
二、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演进发展
专业化、职业化都是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
从职业角度看,个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三个阶段,个体首先要获得岗位,要获得岗位就要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最低岗位标准,通过一定时期的历练、积累、提升,就可以进入专业化阶段,逐步导入精神信仰后,形成价值观念,表现出职业素养,专业化能力在价值观念的方向范围内最大化展现,最终进入职业化阶段。
组织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三个阶段。正规化阶段是组织的求生存阶段,也就是原罪发展阶段,此阶段明显的特性就是驱利性,为了生存无底线意识,但为组织中的个体提供了配套的权责,为个体职业化的演进提供基础。最大化利益的驱动,组织逐步提升在领域内的权威度、专业度,从而转化为专家性的专业化组织,此阶段一些组织会继续不择手段,提升组织的垄断性利益,但会收到利益集团的联合打压,组织可能会消亡;一些组织会逐渐在利益上进行取舍,放弃部分小利,使命也从为己向利他转变,逐步进入职业化阶段。
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三个阶段都会自然演进,除非个体或者组织消亡了,就停止演进,只是每个个体或者组织需要的时间周期不一样;演进的过程也符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先生存后发展,推己及人,通俗说就是“穷独善其身,达兼善天下”,从“为己”向“利他”演进。
特别是组织的职业化过程中,是先有组织中的个体职业化,才会有组织的职业化,个体和组织的职业化演进会相辅相成,职业化组织中的个体将体现组织的职业化特性,职业化组织中的个体将逐渐丧失个体属性,只体现组织属性,组织利益至高无上,这一点在共产党和国名党组织特性里表现非常明显,看过谍战片的都知道,国民党组织里发现了身边的人或者好友是对方的间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是通知他暴露了、并帮助他逃跑,而共产党组织里发现了,都是报告组织,稳住他或者蒙蔽他等待收网。这就是组织里个体自然属性和组织属性的取舍,也是想做的和应该做的取舍,如果是职业化的个体,应该选择的是组织属性和应该做的事。
三、个体和组织的职业化路径
(一)职业化解读
教授在课程里提出职业化的五大内涵,并提出了职业化的路径。但是从逻辑内涵层面解读,相对比较艰涩难懂。在这里,个人尝试通过孙子兵法里的五事“道、法、天、地、将”从外延部分进行梳理、修正、解读。
李教授 | 兵法五事 | 个体 | 组织 | |
1 | 战略层 | 道 | 信仰 | 价值观 |
2 | 核心层 | 法 | 底线原则 | 组织治理 |
3 | 枢纽层 | 天 | 理想与目标 | 战略 |
4 | 基础层 | 地 | 知识技能体系 | 用户与产品 |
5 | 表现层 | 将 | 形象与能力 | 团队 |
简单来说,个体的职业化就是通过自身的信仰去引导理想与目标,通过底线原则去约束自身的职业行为,也就是形象和能力的展现。组织职业化最重要就是把组织的价值观变成组织中个体的信仰、通过组织的治理制度固化个体的行为底线。
所以,职业化的核心在其内核——文化。那什么是文化?古语中“文”就是花样、纹理的意思,就是事物区分的根本性特征,如中国有中国的花样,日本有日本的花样,美国有美国的花样,这就叫文化。组织的花样就叫组织文化,个体的花样就是别人学不来的、自身所特有的那些特性或者技能什么的,但是这些花样都是在演进过程自然孕育而成。
(二)个体的职业化路径
从个体在组织中的层级而言,基层主管处于个体专业化阶段,中层主管专业化向职业化发展跃升的阶段,此阶段同时体现出专业化、职业化的特征,在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之间自我纠结,高层主管应该是职业化发展阶段。
下面以公司的中层干部对象来解读个体的职业化路径。目前中层干部大都都是从专业岗位提拔而来,没有经历过同层级不同属性岗位的轮岗。同时也可以看出从普通员工提拔到主管时,从被提拔者来说,多属于被动提拔,被提拔者在被提拔少前针对现岗位有准备充分,也就是没有沉潜并养精蓄锐。当提拔到主管岗位时,也并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弥补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学习、模仿的职场老师,公司也没有设立传帮带导师;进入到部门负责人阶段后,基本采用守的策略,守住自己的部门,不创新、不挑战,确保不犯大错误,工作上基本选择能做的、喜欢做的,容易忽略应该做的。
古时候的学者、官员都凭借《论语》、《礼记》、《大学》等来修己达人、治理天下,特别是《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经朱熹汇编,位列四书之一,成为了为政之道的学问,把政治和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政治哲学,人们都以此为参照来修炼为官要领,也就是职业化。就像现在的培训,公司中层干部的培训应重在推动专业化向职业化演进,从坚守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向公司利益至上转变。
教授也根据职业化的五维提出了演进路径,这里我结合《大学》、王明夫的《职业发展八段锦》,简单归纳个体职业化修炼路径,希望对公司中层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有意愿者也可以自己进一步深化。
一是确立成功理念。要培育志向,有精神信仰。就算是菜鸟、一般员工也要立下坚定不摇的志向,沉潜并养精蓄锐、格物致知,即使不被肯定,也要自己肯定自己,培养将来实现志向的扎实能力。
二是选择职业方向。要正确认识自己,如个人的兴趣爱好、资质禀赋、理想目标,也要了解社会、行业、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位职场导师。
三是建设知识结构。复合型、丁字形还是其他知识结构,都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要匹配你的职业方向,能为你的职业储备专业知识,能提升你的思想和方法论,能为你的成功理念提供哲学或者价值观方面的支持。
四是准备从业资格。如果你的学历、专业、学校等硬流通不如人,那就得多准备资格证书、丰富你的工作履历,多获得一些荣誉,来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
五是掌握职业技能。这是一个人职业化最基础的配置,要跟随选定的职业导师一直走下去,观察、模仿、接受、听从,彻底复制你的职场导师。不断重复并复制模仿并练习老师教的东西,将基本功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透过持续的反复练习,达到技能的创新和革新,达到专业的水准,掌握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诀窍,具备管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是塑造职业素养。这是职业化的根本内容,就像树的根,也是职业发展的软实力。如职业道德、意识、心态等。
七是学会自我管理。主要是规范职业行为,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使自己的思想、语言、行为都符合自己的身份。
八是修炼职业境界。主要是职业精神方面的内容,要树立职业尊严。修炼可以参考《大学》里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参考易经的乾卦、坤卦。
(三)组织的职业化路径
教授在课堂提出了思考题,某公司如何实现职业化?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职业化外延在某公司的具体表现,见下表。
兵法五事 | 组织 | 某公司 | |
1 | 道 | 价值观 | 有理念,未统一诠释解读,口径不一。 |
2 | 法 | 组织治理 | 组织割裂,体系缺陷明显;有制度流程,多流程驱动,少责任驱动。 |
3 | 天 | 战略 | 暂无战略规划定本,各部门战略概念和意识不强。 |
4 | 地 | 用户与产品 | 还处于生存阶段,用户和产品暂无法选择、取舍。 |
5 | 将 | 团队 | 易侧重“想做、能做”,少“应该做”;易个人利益至上。 |
整体而言,先有个体的职业化,才有组织的职业化,所以组织的职业化是不断渐进、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教授从领导力、制度及文化精神方面进行了职业化管理的阐述。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要想实现职业化,应该分步走,首先实现企业内部的职业化,重在三统一,也就是统一价值观、统一工作标准、统一行为规范。在公司内部就使命、远景、战略目标达成共识,制定制度、流程、表单,统一的工作标准或者工作质量要求,推动流程驱动向责任驱动转变,最终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建立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树立职业化榜样,推进员工的职业化,形成职业化精神;培养职业团队,通过训练把每个员工塑造成为团队的一个成员,不管他的个性多么张扬或独立。内部的职业化需要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依靠专业的人才、高效的工作方式和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制度来推进。
第二步就是企业外部的职业化。完成内部职业化后,公司就要对用户和产品进行取舍选择,以充分体现公司的专业度和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面对市场的体现,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必要保证。外部的职业化核心在于如何履行公司的使命和责任,完成从为己到利他的转变,以实际行为阐述企业为什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