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离去,都讲究“死得其所、死得其时”,对于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古人父母去世后,儿子得守孝三年,官员则需离职丁忧;这三年,须守制,勿轻言变革。
很多电视剧里,看到不少家中老者总在关键时刻选择离开尘世、与祖宗团聚,了却后辈后顾之忧。前几天重看了一部老电视剧《人生正道是沧桑》,剧中国党败退台湾时,杨老爷子突然病了,在医院最后的镜头里他说他听到了祖宗的召唤,就那么突然走了,终归留在了大陆,也给远去海外的儿女留下了日后回归的念由。
古书里说,年过七十岁以上的离开,都是祖宗的安排,安排在最合适的时机离开,以助后辈。史书记载,安史之乱时的大功臣郭子仪,其母亲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离开了人世。一是郭子仪在守孝期间被征讨伐,避开了主动请战,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二是免了郭子仪的后顾之忧,安心平乱。
近代名臣曾国藩就有两次丁忧,同样两次夺情起用。第一次是其在北京混得一团糟、进退失据之际,有可能混不下去的时候,其母亲过去,其返乡丁忧,恰逢天平天国杀到湖南,曾奉旨操办团练,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湘军军事领袖之路;第二次是在江西围攻天平军时,钱粮不济,朝廷不爱,地方关系也不好,恰好此即,其父过去,曾趁机为父丁忧,咸丰拟夺情挽留,然条件未达成一致,曾坚决返乡丁忧,后战情不利,朝廷重招曾国藩。曾国藩两次丁忧,都在不利的时机,等到了祖宗的庇佑,成功化被动为主动,两次丁忧都是适得其时。
所以,我们常拜祖宗,祈求祖宗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