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仕强大师:一蓑烟雨任平生
老蒋去台湾时,带了很多很多的钱,带了很多很多的典传古籍,也带了很多文人;转移的财富带动了台湾经济的飞跃,“仓廪实而知礼节”,养活了一批文人,但也带去了文化的冲突,于是一些牛人开山立宗、收徒传学,去调和社会矛盾。
爱新觉罗·毓鋆(人称毓老师),以易学为体、公羊春秋为用,以经解经,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宣扬儒家思想等中华文化六十余年,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大陆比较熟悉的有文学文化的蒋勋、刘君祖,玩经济的苏世民;美国汉学家不少出自毓门。
刘培中(传称刘伯温转世),创办“中华昆仑道苑”,号称“昆仑仙宗”,弘扬传播道教文化,也是曾仕强老师的恩师,其他弟子不祥。据传蒋介石在世的时候,经常上山拜访刘培中,关门攀道,两人关系很好。
还有圣严法师、证严法师、星云法师等大师,传播佛音、匡正佛法,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当然还有大师南怀瑾,门徒众多。
一,缘起
关注曾仕强老师,记忆中大致是2009年底时候,当时刚刚开始带了几个兵,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困而学之”,就去网上搜一些管理激励的讲座,比如当时很风靡的陈安之余世维老师们,无意中搜到了曾老师的管理课程视频,也就是山东教育台《名家讲坛》栏目上的一些讲座,如《人性管理》《情绪管理》等,此时曾老师来大陆讲学已近十年,听完讲座后去书店购买了第一本曾老师刚出版的书《从管人到安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如何让下属心安,达到管理的更高境界?
再后来就是曾老师在山东教育台《名家讲坛》、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旅游卫视《泰学栏目》讲易经、道德经相关的课程,都一集集跟着看过来了,再到14年初良心网举办的道统班、再到后来的易经研修班初中高级班,APP上最开始良心网弄了个1.0版本的,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反正不很好用,后来相继推出了《易经思维》和现在的《曾师全集》,曾老师也从以前讲《中国式管理》为主的管理学家、转型成了以《易经》为核心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国学大师。
二,道生
曾老师的书籍理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就是从中道管理为核心的到中国式管理,二类是易经为核心的经传解释点评等中华文化系列,包括《易经》系列、《道德经》、《论语》、《三国》、《孝经》、《××的启示》系列,以及台湾版的《达摩》、《财神学》、《透视灵魂看人生》等;三类就是教养及个人提升类,包括《家风》、《亲子关系》等。
一路看过来、听过来、学过来,曾老师好像讲了很多,也好像什么也没讲;自己好像学到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管理上貌似多是决策三分法、处事多变通、“两难兼顾合理”,在推拖拉中讲情理法;易学文化系列好像这样对、好像那样也对,可能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凡事都有个“时也,命也”,天地人,时位中,各归其位、各安其命吧,最后都是自做自受。
一些人说,南大师总叫人学会放下,曾大师总劝人听天命,反正都有种实在扛不下去就躺下吧。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细看曾老师的视频讲座和书籍,个人看来写得最苦涩难懂的就是《透过灵魂看人生》,逻辑结构性最强的就是《易经良基》(大陆版也叫《易经真的很容易》系列,台湾叫《解读易经的奥秘》系列),很多时候,曾老师就像蹲在灶台或者在野外放牛的老大爷,拿着一杆烟斗,跟你扯家常,没有什么高深的言辞,语言朴实,不说你对,也不说不对,更很少批评你,如果现在学校都是这样的老师,学生应该很开心,用现在很时髦的话语来说,就叫场景式启发性教学,反正啥观点、啥理论都是你自己折腾总结出来的,曾老师啥都没说。
台湾学者钱穆曾说“天命即人生”,曾老师也说每个人投胎来到人世,都是带着使命来的,此生就是查漏补缺修圆满后再回去。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自己的“一”,所以,曾老师就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找到你自己的使命、自己的“道”、自己的“一”,就如易经所表达的“万物皆备于我”,我们只要反求诸己,修身进德近道,以德配天,至德至道相融、终归为“一”。
三,道行
曾老师留下了自己的“道”,这些道就在这些书籍,这些视频、音频里,究竟是什么样的“道”?学习的人又怎么去继承发扬?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怎么知、这么行是学者的本心、发心决定。“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观音都有千面,就看自己怎么参悟,怎么通过曾老师的“道”孕育重生自己的“道”。
《易》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曾老师的书和《易》一样,已经成书了,但是书中讲的人事,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不断适用新的人世、新的群体,“日新之谓盛德”,学过后,在社会上要有智慧去应世,“不可谓典要”,要如常山之蛇,打首、打中、打尾都能有反应,从实际出发,懂得怎么应世,理论并不能完全去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实际去验证,看看怎么做,看看用什么方法做,看看得失怎么样?不断完善更新书中的“道”,“富有之谓大业”,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开悟找到自己的“道”,让品德越来越富有,或者就如曾老师所说“身处低谷,其实是老天在渡你”,书中的“道”就像黑夜里那道微光,带着你走过黎明前的那段黑暗,没有惶恐,只有泰然的前行,这应该也是“道”的一种“大业”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老师的“道”也需要传承,需要有人去践行;有人用来修身,提升道德;也有人用来生利,生利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要看发心,要看利从哪里来、有到哪里去?孔子说“见利思义”,孟子说“以仁义取利”,也就是要坚守道德、道义,正当、合理获利。
斯人已去,商业化可能不会停歇,一阴一阳,如果没有商业化,可能不能更好的去践行、传承,但是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尤其“道”不能乱变,不能断章取义、改头换面,更要有始有终,对一个字、每一秒音频负责。
世间理论、网红此起彼伏,要有自己心灵的静室,能容世事,更能容下自己,身外便是室外,静极智慧生,风雨雷电、尔虞我诈算个啥?突然想起苏轼的一首词,虽然有点不合时宜,还是用作结尾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